新课程大家谈
组稿: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张陈
[编者按]
面对基础教育领域日渐推进的课程改革,市二中于2003年启动了一项旨在促进年轻教师成长的校本培训计划,并借此申报了一项省级研究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骨干教师成长与培养》。
众所周知,市二中有一支享誉省内外的名师队伍。为了催生更多的年轻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快速成长为明日名师,该校精心设计了名为“火炬接力计划”的实施方案,在校内聘请了包括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骨干教师在内的二十多位名师为“火炬传递人”,选定包括市二中、成功学校在内的五十多位年轻教师为“火炬接力人”,组建了十多个“火炬接力组”。
这一方案倡导:“过去,人们将教师职业比作蜡烛,燃烧并融化自己,照亮学生。今天,我们将教师职业比用火炬,照亮学生的同时,点燃同仁。我们期望,火炬的点燃与传接之中,大家都分享得到信息时代的光明。”该校特意选在2003年的教师节启动了这一仪式。
计划实施近一年来,该校通过经验恳谈会、跟踪记录、听课与评议、荐读教育专著、撰写教学心得等形式,扎实有效地推进年轻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近期,该校还精心策划了“火炬接力人”教学基本功系列比武活动。以“我看新课程”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即是系列活动的一个部分。本期集中刊登的,是这次演讲中部分优胜者的讲稿。[李代贵]
让课堂沐浴在人文的阳光下
[火炬接力人] 王敏敏(成功学校) [火炬传递人] 王南生(市优秀骨干教师)
怀着一丝骄傲与自豪,终于圆了自己儿时的“教师梦”。带着一份忐忑与不安,我踏上了梦寐已求的三尺讲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敬佩于漪老师拥有清新雅致的课堂教学语言,惊叹魏书生老师化繁为简的课堂驾驭才能,羡慕钱梦龙老师导读法的课型模式……期盼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带领学生攀登书山、畅游学海,领悟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品味人性的真诚、善良与美丽。
扑面而来的第八次新课程改革,犹如清风一阵,拉开幕布一角,给了我一方探索、实践崭新课堂教学的舞台。几个月来,我力求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多角度、多尺度、多样化地评价学生;既强调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指导下,让课堂沐浴在人文的阳光下。
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于是,我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首先,用甜美的微笑装点自己的面容。众所周之,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应带着微笑进教室,用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其次,用亲切的话语、善意的眼神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新课程改革意味着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克服胆怯心理,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