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说
琼海市华侨中学 吴荣
汉族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但“汉族”这个词却大有来历。
“汉”字从早期的金文小篆一直演变到楷书,其形旁始终没有变化,说明此字明显与水有关。
“汉”字的本义是指汉水,也称汉江,是长江的一大支流。2000多年前,刘邦在汉水上游地区称为汉王,并以此为根据地,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楚汉之争。当刘邦打败登上皇帝宝座后,便改朝为“汉”,成为当时与罗马帝国并列的强国。
在汉代形成了许多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孔子的礼乐教化逐渐为统治者所接受,成为统治者的政治手段。在这片广阔的国土上,“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汉代的强盛又使得中原地区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发生了频繁的交往。一方面是征战,另一方面则是更为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此时,匈奴人开始称汉人士兵为“汉子”,这个称呼后来被契丹人、蒙古人及边疆其他一些民族所沿用,于是他们逐渐称中原人为“汉人”,称中原民族为“汉族”,这就是现代“汉族”称谓的由来。因此可以说“汉族”这个名称来源于一条河流与一个朝代,也来源于各兄弟民族的交往。
“汉子”这个称谓也由原来的专指士兵逐渐演变为对一些有豪勇之气的男子的称呼,这也许与汉朝军队的英勇善战有关。于是,“汉”这字也就被加上了男性的引申义,“汉子”当中的优秀者也就被称为“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