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三语文总复习模拟试卷
(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陆敏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霎时 刹时 飒爽 歃血为盟 煞费苦心
B.凭吊 屏幕 浮萍 抨击时弊 评头品足
C.愧疚 日晷 纠正 饮鸩止渴 既往不咎
D.奶酪 恪守 炮烙 草行露宿 一丘之貉
第1题,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矜持 疏浚 秀外慧中 临摹碑帖
B.邦交 惦量 莫衷一是 暴露无疑
C.蜇伏 骁勇 再接再厉 不修边幅
D.蹊跷 拾掇 焕然一新 欢渡春节
第2题,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1876年,英商在上海铺了十几公里长的轻便铁路。这“没有马的车”惊动了腐朽的清政府, 的官僚认为它破坏了“风水”,竟花285000两白银,高价买下了铁路,然后把它拆掉了。
②在中国统一大势不断巩固与发展的过程中,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 起到了团结各族人民、促进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 为合理 统一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矛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
③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一位严谨认真的学者,他救死扶伤的 品性,也体现在追求科学真理的执拗不屈上。
A.愚昧 不但/而且 化解 仁厚 B.愚笨 不但/而且 解决 仁厚
C.愚昧 如果/就 解决 仁德 C.愚笨 如果/就 化解 仁德
第3题,答案:A。
4.下列各句中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一些民族节日少人问津,而与东方传统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却大有席卷华夏之势,这种现象值得有关部门关注和反思。
B.由于“产值数字”与县级干部政绩考核挂钩,谁也不想丢乌纱帽,因而虚报浮夸现象蔚然成风。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评判一个人,得看主流。虽然他也还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毕竟是瑕瑜互见,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D.面对恐怖分子的威胁,希腊政府斥巨资力保本届奥运会万无一失,安全保卫工作可谓面面俱到,战斗机的空中盘旋,舰艇在海上游弋,警察在街道巡逻:这真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味道。
第4题,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要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这是平庸社会信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
B.作家见闻的真切、感受的深刻,使其行文“不事铺张,不事雕绘,意随景到,笔借目传”,(张岱《跋寓山注二则》)自有一种纯朴之美,此所谓“入之愈深,则其言愈质”也。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天人合一”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第5题,答案:D。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B.攻克当代医学尖端——癌症,对她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长征”,她得纵横中西、博采众长,千年求索,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独创性见解。
C.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书写好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悦耳动听、最灿烂辉煌的伟大乐章,是我们年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D.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在学术及研科领域的道德。
第6题,答案:A。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米芾所写的各体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突出的特点是“沉着痛快”。他写行书的速度非常快捷,即使是在绵帛上书写的《蜀素贴》,也是快笔如故,所以朱熹形容他的运笔“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宋高宗称之为“如乘骏马”。米芾写行书不仅速度快,而且果决有力,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笔势,用黄庭坚的话说,米芾的笔势“如快剑斫阵,强弩千里,所当穿彻”。我们看到,不管是小字行书如《苕溪诗》,还是大字行书如《虹县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