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6 12:56: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9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50字。

   《奇妙的对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第二节“奇妙的对联”的相关知识。本部分着意通过“对联常识”、“对联欣赏”、“对联作法”几个环节,培养学生鉴赏和创作对联的能力。这三个环节符合学生“初步感知”、“激发兴趣”、“实践操作”的认知规律。课外延伸“昆明大观楼长联”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积累有关对联的基本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二)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通过了解对联承载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受、鉴赏能力,应用、拓展能力,思考、领悟能力。
  三、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
  1、学生正处在可塑性强、精力旺盛的时期。要注意激发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爱国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探知欲和使命感去搜集,筛选,总结,操作。
  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汲取语文的营养,感受“大语文”的魅力;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享受创造的快乐。
  (二)教学环节安排:先安排学生广泛搜集,然后请学生利用自己的劳动果实探究规律,紧接着,展示古今名联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一试身手的兴趣。最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享受成就感,巩固所学。
  四、教学准备
  (一)将学生按照居住区域分组,调动学生从居家门旁、报刊或网络上搜集整理精彩对联。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感知尝试为自己,为家人写一幅对联。
  (三)教师准备古今名联。
  (四)将以上材料整理打印成讲义。
  五、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导入】大家知道,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了。这件事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反思。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的根。
  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国民对民族文化分外珍爱。大家稍一留意就不难发现,这几年的春节晚会,元宵节都或多或少地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对联。像赵本山小品里的“上联:吃吃遍人间美味不要浪费;下联:喝喝尽人间美酒不要浪费;横批:吃好喝好” 甚至都妇孺皆知了。但我身边的一位老农民却跟我说:“小品中的这段插科打诨实在算不得一副工整的对子。”那么,工整的对联应符合哪些基本规范呢?
  【问题引领】咱们今天近距离接触一下对联。先看课本与讲义,了解对联的常识,注意总结对联上、下联在语意、字数、平仄、对仗上有什么规范。
  (评价:导入很“煽情”,使学生带着使命感和探究欲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板书】奇妙的对联
  对联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