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弹性预设促进动态生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5 10: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用弹性预设促进教学生成

江苏省高邮中学 徐忠明 (T:0514-4928963 P:225600)

最近关于“预设”和“生成”的话题大家讨论得比较多。不少开始主张“生成”的朋友对我们曾经情有独衷的“预设”进行了并依然进行着深刻的反思。站在绝对的对立面把预设说成是扼杀学生自由天性的祸首、泯灭学生智慧火花的罪魁。也有不甘心丢弃“预设”向“生成”投降的,说“生成”无异于无所依傍的天马行空,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更多的人在观念上还是能辨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教学活动既有“预设”又有“生成”,问题是在操作上难以实现两者的融合,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预设”就死,一“生成”就乱的现象。“预设”和“生成”似乎是天生的大冤家、死对头。
能否“预设”而不死,“生成”却不乱,让“预设”和“生成”和睦相处呢?实践证明用弹性预设促进生成是解决上述疑难的好办法。
弹性预设是指教学方案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我们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我们预设教学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我们预设教学流程,但也只是基本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可以修正、调整、变化的预设是弹性的预设,也只有这种弹性的预设才能促进生成,也只有这种生成才是朴素的、真实的、生动的,因而也才是有效的生成。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活动是无法绝对预设的,只能是弹性的。弹性预设是学生主体观牢固树立的必然要求和自然体现。而弹性的预设又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开辟了新的天地,孕育了新的生长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形式组织等都是弹性预设促进的成果。
以下着重阐述弹性预设促进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感的生成。
1、弹性预设促进教学活动生成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知识的获得以及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是以活动作为中介的。在活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活动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心理特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里的语文实践也就是语文学习活动。活动是学习的载体,实践是学习活动的本质,是知识生成、能力生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是无法硬性预设的。活动细节的控制,活动的量、度、面的把握,有时甚至活动形式的采用都可能是临时生成的。
朗读、复述、背诵等教学活动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富有弹性的活动。这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