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文”——阶段性训练中学生写作的途径
郑芷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经常性的练笔。练笔的常见方式是写日记,但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每天要完成各科的作业量为数不少,如果再要求写几百字的日记,恐怕吃不消,肯定应付了事。若单靠一个学期布置几篇的单元作文,要提高写作水平,又谈何容易!也有教师通过写周记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教师对此没有阶段性的计划,没有指导,放任自流,属于无序状态,也收不到明显效果。笔者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尝试让学生每周写“自由文”来解决这一问题,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在此谈谈培养学生写作的主要的几个阶段。
(一) 兴趣培养的阶段
“自由文”的自由体现在学生可以海阔天空地自由侃,选材、字数、文体、格式等一律不限。由于字数不限,所以可能会有不少学生在没有教师给压力的情况下,愉工减料,那也达不到练笔的效果。因此,培养写作兴趣才能让他们对“自由文”采取认真的态度。
我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主要方法是让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功感。成功感可以引起兴趣,而兴趣又可以引导人走向更大的成功,利用这种心理规律,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良性的循环,再进一步使之成为习惯,这就容易实现由“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了。
兴趣培养的第一步是要消除“作文恐惧症”。许多学生感到作文难,难在无话可写,于是,在接下每个教学班之后,我都要告诉学生作文就象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一样简单容易,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解除了心理顾虑。
我每周按时批改他们所写的作文,选出优秀的作品在班中展出,并定期实行小小的奖励。在这个阶段,我挑选好文章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真实”, 内容真实,形式不需要刻意的雕琢。这种文章人人可读,人人可写。展出这些优秀的作品,既起了激励的作用,又让他们发现原来好的作文就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哪怕平平淡淡,也感人至深。大部分选上的作品都是学生常会见到或经历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或几个镜头,也有内心情感的独白。中学生的模仿与借鉴能力是相当强的,例如,展出一篇《本班人物速写》之后,很快一批写得很好的借鉴作品就出来了:有对考试时的各种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刻画的;有捕捉晚自习的几个镜头的……这样一来,学生就开始关注身旁的人和事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为作文积累了可供选择的素材,因而他们在作文时就不会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二) 知识拓展的阶段
当大部分同学消除了作文难的心理,并且有了一定的写作兴趣之后,第二学期,我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指导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