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美育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4 22:0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语文课堂教学与美育
溧阳市第三中学   王熊
一、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中学语文既具有工具性,又富有思想性,既含有人文性,又富于形象性。当然,这些特点和性质中,工具性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应该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但是也不能排除审美教育,乃至思想教育,人文教育等。因此,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善于挖掘蕴含在教材中的美感因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形象美。汉语汉字是“形”、“意”最完美的结合体,其丰富沉实的美的底蕴,为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汉语,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风格代代相传。”东汉著名书法家蔡邕善篆录,其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东晋大书家王羲之笔势开放俊朗,富于变化,人们称赞说:“飘若浮云,矫若游龙”。我学习全国著名特级老师宁鸿彬识字法,教学生识记“虐”字时,从这个字的成因上作了形象的解说:“老虎发怒时,虎目圆睁,张牙舞爪;”问学生考虑“舞爪”时,是向外扑抓呢,还是向里扑抓?接着指出,“虐”是老虎发怒时所表现出的凶残之意,这个字的上半部是“虎”字头,下半部是考虎发怒时“爪”的变形,方向是朝外的。这样,学生在形象愉悦中就掌握了这个字的形义,领会了汉字的美妙。
2.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音乐美。汉字读音有平仄四声,双声叠韵,一经成文,无不读来顺口,听来悦耳,具有感人的魅力。唐诗宋词为一代文学,风骚独具的原因不仅是其表现社会和人生之广阔深刻,尤其是其吟咏性情之曲尽人情、动人心,音调之抑扬顿挫,声律之和谐优美,实在不容漠视。就是一些现代诗文也不乏音乐之美。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读了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典雅、清新、秀丽之美。这突出地表现在30多个叠词的运用,不仅描绘了景物的情态神韵,而且音韵呼应,节奏轻缓舒徐,渲染了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再如,毛泽东主席的《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写主观主义一段语言庄谐并用,雅俗共赏,琅琅上口。“演”、“串”等篇平仄相对,整散结合,平平仄仄,就形成了琅琅上口的音乐美。
3.引导学生品评词语的丰富美。进行词语教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评词语的美感。朱自清在散文《绿》一文中赞美潭水的明亮清澈时说:“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让学生解释“挹”的意思,学生回答为“舀”,而让学生把原文中“挹”换成“舀”时,学生立刻觉得太实太俗,缺少了珍惜怜爱的意味。《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学生换成了“大雪飘飘”后,感觉失去了原文雪大风急的鲜明生动和潜伏的紧张;而除夕夜杨白劳唱的“大雪飘飘”正好传达出雪大不停的无情和凄凉,也符合人物口吻,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为了表现玛蒂尔德借项链时,发现适合自己的项链时的兴奋紧张,开口时的担心和焦急,目的实现后的喜悦兴奋,作者设计了一系列的动作,选择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根据这个特点,指名学生到讲台上,拿着项链“发抖”,“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半天,然后“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接着带着宝物“跑”。简单的表演,获得的是对词语真真切切的感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