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4 9:03:4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10字。

  第二单元   第4课 《诗经》两首
  编制人:汪春华       审核人:       审批人:
  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有关常识,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
  3、积极投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课时建议:2课时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全文,默读、朗读、背诵课文;借助“教材助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每首诗的内容、中心和表现手法。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25分钟,独立完成。
  I、教材助读
  一、走近作品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内容分“风”“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而小雅,是宫廷乐歌。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情况。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
  “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二、了解背景
  1、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并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标明疑问。
  2、《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叙事”,采用了回忆追求和对比手法,请概括出故事情节。
  答案:全诗共六章。
  第一、第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棋”,又劝氓“无怒”,又“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笔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至第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五章写“夙兴夜寐”的辛苦和最后的悲惨下场。 第六章表示离婚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采薇》的主要内容是?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答案:记叙了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战士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教学建议:预习是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要提前做好指导,在老师的指导、引领下,学生自主完成这些问题,然后在新授课上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II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氓(méng) 之蚩蚩(chīchī)    愆(qiān )期        将(qiāng )子无怒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