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3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4 23:1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级语文科试卷(一)
(全卷共100分,含4分卷面分)
题项 卷面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1分)
1.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三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1分)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分)
3.找出下列句子的主干。(4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这个三角形的外心。
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的神色很狼狈。
 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依照下面例句仿写一个句子,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要求:①与例句句式相同;②上下文语意连贯;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2分)
例句:人生是一支歌,悠扬的旋律谱写出你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
仿写: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
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乏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①____________”,左刻②“____________,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1.把选文中横线上应填的文字写在下面。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全文,指出下面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    )(1分)
 A.《核舟记》一文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B.文章说明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他的技艺高超。
C.文章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D.“尝贻余核舟一”,这里指的是王叔远把核舟赠送给苏轼。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云”。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说明雕刻家有很多方面的成就。
4.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尝贻余核舟。贻:_____________     ②、能以径寸之木。径:_____________
③、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____________ ④、石青糁之。石青:_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中轩敞者为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以径寸之木,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2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