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度过话题作文的审题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4 21: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轻松度过话题作文的审题关
陵县一中  薛峰
概要:本文针对话题作文出现的审题误区,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总结出做话题作文审题的步骤,以希望对广大的师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话题材料  提示语  作文要求  步骤
以“话题”作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已有四年的时间了,虽然在2004年的高考中有个别省份出现了非话题作文的形式,但以“话题”的形式进行作文命题的大的趋势是不会在明年的高考中出现大的改变。毕竟,话题作文还是有其他的命题形式所不具备的优点。现在,在社会实践中还没有出现一种较话题作文更先进的命题形式,近一两年在高考中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几成定局。
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明确提到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审题的能力,“能根据命题要求,运用适当的文体,围绕一个中心,把你的思想感情(健康的)通过明白通顺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但在高考中,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因理解与命题要求相偏或相背而导致作文失分,而与自己的理想失之交臂,那么,对于话题作文而言,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不偏题或跑题呢?
我们先看一下话题作文的构成。人们一般把话题作文分为三部分:一是话题材料,二是提示语,三是作文要求。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为例。话题材料是智子疑邻的故事;提示语是话题材料与作文要求之间的那一部分,是对材料进行阐释的部分;注意的内容便是作文要求部分。既然话题作文有这三部分组成,那么,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就特别关注,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三部分谈一下如何审题。
(一) 话题材料
在作文教学中,存在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话题材料与写作的中心立意没有任何关系,话题材料只是起一个引发考生思维的作用,考生可以不按话题材料提供的内容进行构思;另一种认为话题材料与写作的中心立意关系密切,立意应从话题材料中来,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两者的分歧就是就是话题材料对文章的立意是否有用。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妥的地方。
我认为,话题材料与写作立意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不必一概而论,因为在实际的考试作文题目中,确实出现了这样的两类作文,一类是材料与立意关系不大或完全可以脱离材料去立意,如:2004年高考全国四、辽宁卷、湖北卷、湖南卷、广东卷等。其实,这类作文从本质上讲,更接近于以前的命题作文;另一类是材料与立意关系很大,绝对不能脱离材料而另起炉灶,如:2004年高考全国一、全国二、全国三、天津卷、江苏卷等。这类作文更接近于以前的材料作文。
(二) 提示语
这是话题作文中审题立意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小部分组成:一是话题材料与话题语之间的联系语,另一部分是话题语本身,即:“以‘什么’为话题”。但有一些话题作文没有联系语,仅有话题语,如2004全国二、全国三。如果有联系语,这时考生要多加注意了,一般的具有联系语的作文题目,其立意大多从联系语中就可以提炼出来了。如:2004浙江卷中的立意完全可以从联系语中的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