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8/16 21:49: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190字。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教案
  【门径指引】
  如果你打开《新旧约全书•创世记》,或翻阅一下《希腊的神话和传说》,或想一想女娲补天一类的故事,你就会知道,世界各地的人们完成自己民族的史前史,都毫不例外地离不开想象。
  文学创作更离不开想象。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谈到文章的构思与想象的关系: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的确,文章的构思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想象,而想象又是虚构的前提。
  那么,想象与虚构,跟我们通常强调的真实——在真人真事、真景实物中表现真情实感是不是相矛盾呢?
  我们说想象虚构与表达真情实感二者并不矛盾。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情绪、意念的一种精神产品,一方面,它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经过头脑加工改造过的主观产物。因此作文并不是对生活进行简单的客观的复印,作文中的真实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包含了主观认识、审美情趣的现实生活的再现。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一篇作文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虚构的成分,即使是记叙文、散文这类要求写真人真事的作文也是如此。一个高素质的人,必须有很好的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便没有创造,而作文的虚构是培养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点指津】
  什么是想象?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回忆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心理过程。在写作时,我们能就不在眼前的事物而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综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叫想像。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
  如何在作文中借助想象进行艺术虚构呢?
  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然而却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写作时撷取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构思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必然对生活素材有所取舍,并按我们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看法、感情加以叙述和描写,这些就是艺术虚构。艺术虚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虚构故事的人物。精炼的故事,不能缺少必要的人物。一般来说,人物的性格呈现多样性,但以一种性格为主。写人时,从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可以虚构,甚至将这个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虚构人物的同时,必须注意用人物自己独特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塑造他们,不能简单地贴上自己喜好或者厌恶的标签。要从中意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体悟到观察生活的方法。
  其次,虚构生动的情节。人物形象的鲜明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文学创作中,作者有权把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剪裁、加工、组接,大胆地虚构,不必完全拘泥于生活的真实;但是,虚构的情节,一定要经得起推敲,符合生活的逻辑,一定要更集中,更有表现力,更能产生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
  第三,虚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不善于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会导致人物形象不够突出。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细致的观察,再就是不善于虚构。好的描写可达到以少胜多,点一睛而活全龙的效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