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3/29 19:30: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10字。

  同题异构公开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蚌埠市选拔课)
  蚌埠九中 陈俊安
  教学目标:
  1、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雪、风等意象。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
  3、初步学会鉴赏现代诗歌。
  教学重难点:
  1、赏析诗中的人物形象及雪、风等意象。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日军侵华的相关视频)
  卢沟桥的炮声激励着每一个爱国同胞,爱国将士们拿起枪杆子,将一颗颗子弹射入敌人胸膛,以此来抗击苦难;那么爱国诗人们能做什么呢?他们拿起笔杆子,用诗篇来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
  二、知人论世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艾青满怀投身民族解放战争的“战斗者”的激情,从杭州来到武汉。又“从武汉到山西临汾,从临汾到西安,又折回武汉”。他在战争烽火连天的土地上一路辗转奔波。诗人一方面为高涨的抗战热潮所鼓舞,另一方面却又为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而忧郁。1937年12月28日夜,天色晦暗,彤云密布,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即将降临。此情此景,诗人难以抑制的悲哀忧郁的感情,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著名诗篇——《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三、初读:感受诗情——初识苦难
  学生齐读课文
  四、再读:解读意象——体会苦难
  1、学生找出诗中的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
  2、小组合作探究: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提示:分析人物生存环境、动作、神态、肖像、生存状态。
  (学生分四组合作探究,时间限定3分钟。)
  小组讨论后,师生交流完成。
  北方农夫:大雪、丛林、赶马车、戴着皮帽、冒着大雪、刻满皱纹、痛苦、憔悴 ——无可去之处
  南方少妇:雪夜、河流、破烂的乌篷船、垂着头、蓬发垢面、充满恐怖的眼神、受尽侮辱、家毁夫亡——无安身之所
  无数母亲:寒冷的雪夜、破屋、蜷伏、异邦人、无助、绝望 ——无归宿之地
  无数垦殖者:雪夜、草原、失去家畜、失去田地、拥挤在污巷、绝望、饥馑、颤抖——无生存之根
  (学生朗读穿插其中)
  3、作者为何要描写这四个人物形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