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2 5: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5高中毕业班语文综合训练
第Ⅰ卷(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譬如  癖好  开天辟地  穷乡僻壤
B.辫子  花瓣  能言善辩  明辨是非
C.狡黠  罢黜  黯然神伤  穷兵黩武
D.筷子  联袂  决胜千里  眼疾手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公德  功德无量  尽忠  精忠报国
B.不逊  桀骜不驯  联翩  鬼话连篇
C.义气  意气用事  激流  急流勇退
D.题纲  提纲挈领  无赖  万般无奈
3.下列各句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名是:
A.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B.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赵明十分诧异地问:“难道他到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考文科______________考理科?”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___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李白赠别杜甫的诗歌亲切动人,充分_____________李白与杜甫的深厚友谊。
(4)目前的一些农村小说,差不多没有描写,偶尔有,也只就农村生活取喻,既___________了当,又新鲜有味。
A.还是  逐步  表明  简捷      B.或者  逐步  标明  简洁
C.还是  逐渐  标明  简捷      D.或者  逐渐  表明  简洁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塑造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形象有重大突破。
B.夏天即将来临,空调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
C. 2002年调低保送生比例后,一些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正为不能按原计划升入相关大学而奔走。
D.受大盘上涨和小科技股快速拉升的影响,以持有科技股为主的大基金明显受到市场大追捧。
6.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内容之所以成为内容,________________;形式不是外加的,而是内存于内容之中的东西。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内容的所谓形式,________________。形式主义是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或者说是________________。
①是由于它和形式是统一的
②是由于它包含有自身的形式
③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
④任何内容都是一定形式的内容
⑤只重内容而不重形式
⑥为了形式而忽视内容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小题。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创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美感)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涵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嵋山寺,安宁雅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腊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眩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受形式,无不包涵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涵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是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
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感的组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