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山居》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沙田山居》教学设计
江苏省怀仁中学 张春华
【教材分析】
《沙田山居》选自语文读本第三册,余光中先生是著名的乡愁诗人,无论诗,还是文,都充满了乡愁之味。《沙田山居》,更是通过在形象的比喻,和缓的语气,压韵的音调,传神的文字,来表达含蓄的思乡情感。文章表达的思乡感情学生从总体上能够了解,但是本文文字艰涩,情思隐寄,具体是如何表现思乡感情的,却是教学难点,需要认真揣摩阅读才可以真正理解。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就以读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达到理解文意,体悟作者的思乡感情。
【教学目标及重点】
1、美读。通过自读、齐读、示范读等形式来体会文章蕴涵的思想感情。美文须要美读。美读,离不开有感情的朗读。朗诵者是教师或个别学生;而美读则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种方式,它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朗读的实践,并将这种实践跟初步鉴赏紧紧结合在一起。
2、美赏。通过揣摩精警词句来赏读。在整体阅读和细节阅读的基础上,充分把握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情达意的技巧。
3、体验乡愁情结。通过阅读本文和余光中的其他散文,体会作者含蓄的情感、传神的文字,充分理解作者笔下的神妙的山水之美和字里行间的淡淡的乡愁。
【设计思想】
“美文需要美教”(韦志成语)。我们在这里不妨变化一下“美文需要美学”。这是一篇美文,语言优美,甚至辞采华丽。而且多用典,多用修辞,善用动词,可谓一字传神。《乡愁》通过几个特定的意象来表现,主题明显。语言也通俗易懂,读一两遍就能会背诵。而《沙田山居》语言含蓄,意象也有难以理解之处,情思隐寄写景之中。而且本文有许多字词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这给阅读带来了极大障碍。因此将本文的教学目标设计为美文美赏。包括鉴赏性阅读、体验性阅读。以读带赏,体验与鉴赏相结合。从景到境,从境到情。抓住几个重要语段,把握“兴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