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5 1:2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

何国跻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颁布后,素质教育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讨论,人们已经听过许多、看过许多了。以至于观念和言语在我们面前形成了一道屏障。“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观念性论争,往往把人们置于非此即彼的局促空间内,置于对体制的期待与诉求之中。从长远看,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并不只是体制上(比如入学考试制度、对学校与教师的考评方法等等)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在这一问题上常常有“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的局限。我以为,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素质教育的现实资源。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关键之一在于教师。所有先进的思想与理论,一切有效的教育方针与政策,都要依靠教师去实践与实施,否则,很容易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笔者在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素质教育推行的艰难固然与包括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内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教师的思想素质与专业修养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的重要影响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首先,“观念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陶行知语)。传统的教育观念,思维方式,以非常顽强的力量阻碍我们“与时俱进”。相当部分的教师缺乏对当今时代飞速进步的敏锐性,或者说,他们虽然清晰地听到了人类现代化进程的跫音,但他们却缺乏对这种进程的激情感悟,缺乏对这种现代化的日新月异与自己的职业创新联系起来的自觉意识。
在《国际标准分类法》的框架内“教育”的涵义是指“专为满足学习需要的各种有意识而系统的活动”。从这一定义里,我们看到了教育已被认定为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及持续的交流。教育已经不是定位在学校课堂的范围,而是成为开展交流所需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提供者,教育者已经不是固定在教师这一传统意义上的专职人员,学习也已经不再是书本所规定的内容。这样的教育正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因此,素质教育已经不是哪一位政府领导人或者哪一位教育家热及一时的时髦口号,而是前进的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教育形势面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如果缺乏对时代的敏锐性,如果不能尽快革新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适应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我们就很有可能被“大浪淘沙”的洪流淹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