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二
- 资源简介:
有18道题,约4270个字。
苏教版七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二
一、基本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把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相应的汉字。
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已接近尾声了,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徜徉在hào miǎo
的知识海洋里,撷取文学宝库中的朵朵浪花。老师的zhūn zhūn 教导更让我míng kè 在心: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锐智,成为一个志趣高雅的人。
2.根据要求默写。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⑤刘禹锡在《秋词》中一反前人悲秋的观点,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感情的句子是: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
A.我们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B.联欢晚会上,她献上一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唱得真是栩栩如生。
C.人生之路是曲折的,在坎坷面前,谁能勇往直前,谁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卖点。
D.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4.选出下列说法中没有错误的一项。()
A.《社戏》中的“我”带有作者的影子,因此可以认定“我”就是少年时的鲁迅。
B.明代作家沈复写的《幼时记趣》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记叙,
确实充满了童趣。
C.《七颗钻石》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作品。
D.写借条时不必强求署名,因为双方都知道是谁借的,强求署名有时会把关系搞僵的。
5.根据语境,完成下面的口语交际。要求:①不改变原意;②人称表述准确;③时间、
地点交代清楚。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能去语文组找周老师了,麻烦你告诉周老师一声。另外请帮我问问,后天早上去他家找他行不行。”
(1)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周老师的女儿玲玲说了这件事。小王说:
。
(2)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周老师本人。小王说:
。
二、阅读与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6.第一段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