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朴归真,改革创新——农村中学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探究总结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21 21:1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6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返朴归真,改革创新
     ——农村中学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探究总结

新浜中学 杨 华

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但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不容乐观。有人归纳了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农村学生作文的最大弊端:言之无物,言之无情。写作无非要解决三个问题: 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其中最关键的是写什么的问题。作为教师,应当怎样丰富学生生活的宝库,怎样激活学生潜在的语言储备,怎样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引导学生自由流畅地写出立意高尚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针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农村中学作文素材积累途径探索的课题研究, 并在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一、继承借鉴,探求农村中学作文素材积累途径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呢?在阅读了大量的中外作文教学论著,反思作家以及优秀学生的写作心得的基础上,我豁然开朗:最传统、最经典、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写日记、随笔、摘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中学生的阅读总量和写作练习总量,提倡个性化阅读和写作,要求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每学年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这是正本清源的做法:因为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多读多写。在阅读中丰厚人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在写作实践中激活自身的语言积淀,丰富语言文化素养。 古今中外的写作成功经验,莫不如此。 因此,引导学生在观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日记、随笔写作和摘抄,培养良好的写作、表达习惯,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