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18 9:09: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1220字。  2010年秋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学校:新洲一中                                    命题人:朱良松
  考试时间:2010年11月17日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 祝考试顺利 ★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堆砌       亲戚       休憩     亟来问讯     锲而不舍
  B.肄业       后裔       游弋     络绎不绝     自怨自艾
  C.殷红       哽咽       淹没     姹紫嫣红     恹恹欲睡
  D.盘踞       拮据       贫窭     目光如炬     前倨后恭
  2.下面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慨,曾经屡次为之感叹。(《纪念刘和珍君》)
  B.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拔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像的自由。(《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C.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彩烈起来:“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他扭住伊的面颊。(《阿Q正传》)
  D.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说“木叶”》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庵名环筚,有人释为取自《春秋•左氏传》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看也可能源于同书的“筚门圭窦”,     它和左邻右舍希腊式或罗马式的巍峨广厦相较,的确有似贫者之居,未免        。从这一排瓦顶的平房右侧角门穿过,自落地的玻窗向室内       ,当系画师的画室兼客厅。长长的画案蒙罩着厚厚尘埃,躺榻上倚枕斜陈,茗具横置,一片
  气氛。(《访张大千加州故居》节录)
  A.因为  相形见绌  窥视     落寂
  B.所以  霄壤之别     眺望     凄凉
  C.因此    独树一帜     仰视     苍凉
  D .虽然    黯然失色     俯瞰     宁静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馆本身的设计容量和接待能力有一定限度,世博会开幕前,呼吁中国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国游客,上海本地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地游客。
  B.我国成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这是连续发射的我国今年的第4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C.2010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小组赛第三轮的争夺于昨天傍晚全面开战。中国女排在与老对手韩国队交锋中发挥欠佳,以0-3完败。
  D.北大招生办公室公布了2011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办法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须“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B.读了“痛哉小佛山”这篇散文,林三锡才知道,小佛山的壁画因画有帝王、妃子、胡人……等,在文革破四旧时被造反派用红漆、墨汁等涂得面目全非,后来因没人管理,任其荒败。
  C.“我以20美元一袋的价格将它们卖给一家农场。”她回答道,“如果你喜欢,我可以以低一点的价格卖给你一袋,以报答你送我回家。”
  D.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略论思维的“惰性”
  章炳元
  人类思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它的本质,把握它的发展规律,从而预见未来。爱因斯坦依据广义相对论作出的光线偏折、引力红移、引力辐射等科学预言,马克思依据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表明了人类的思维具有多么惊人的科学预见性!不仅如此,人类的思维还能能动地指导实践,成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代化水平,充分显示了被恩格斯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类思维的巨大威力!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人类的思维除了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面外,又有保守性和“惰性”的一面;它既能跑到实践的前面去指导实践,又常常会落后于实践而限制新事物发展。毛泽东同志曾列举当年游击战争的例子说:当斗争发展使我们离开山头跑向平地后,“我们的身子早已下山了,但是我们的思想依然还是在山上”。这种思想落后于存在的现象,除去客观因素外,正是思维“惰性”的反映。自然界的物体有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惯性”,因此静止的东西你要让它动起来必须下大力,而运动着的东西你要让它停下来也必须花大劲。人们的思想也往往这样:当一种新事物、新理论刚刚出世时,总会受到各方面的挑剔和反对,许多新发现往往就这样被窒息于呱呱坠地之时;可是,对于已经流行的观点,即使有弊病也很难纠正。贝佛里奇在列举科学史上许多这样的事例后说:人具有一种“对新设想的抗拒心理”。席勒在谈到这种抗拒心理时甚至这样说:“这种惰性可被列为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