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二首》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15 22:0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8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毛泽东诗词二首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2、 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3、 教育学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设想
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大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精神。
2、 教学难点:从意象的角度了解《沁园春 长沙》中头于汀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准确把握《采桑子 重阳》的情感基调。
3、 教学方法:(1)语言评读法。通过学生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2)点拨法。如《沁园春 长沙》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点拨理清词作脉络。(3)比较法。如古人写秋景和毛泽东的不同。
4、 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沁园春 长沙》,指导学生诵读全词,抓关键词,理清脉络;分析体会上片的两幅图画: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教学过程]
1、 导入
古往今来多少有才学,有抱负的有识之士,一旦登高览胜,必生万端感慨。如曹操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以显英雄气慨;杜甫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叹时运不济,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 长沙》一词便是这样一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宏的佳作。
2、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当年春,毛泽东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
3、“沁园春”: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它原本是配合燕乐(兴起隋唐,由汉族音乐、少数民族音乐与外来音乐融合而成,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燕,同“宴”)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自拟标题或加写小序)。毛泽东同志的词,皆属后者。
4、朗读全诗,初步了解全诗
朗读时要注意上片“看”字和下片“忆”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作停顿,“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