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三首》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1/3 5:21: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4 外国诗三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世界诗歌发展概貌、中外诗交流概况。
  2.了解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的简历与创作。
  3.理解、领会几位作者所绘写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含蕴。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诵读并体会《致大海》的精神实质。随作者华兹华斯一起感受一种逼人的质朴、自然美。  
  2.领悟《篱笆那边》带一点神秘色彩的诗意。
  3.美诵《我愿意是急流》,把握其意象群,深深地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追求自由、美好、进步是人的天性,人生而为人,要奋发有为。
  2.爱好思考,珍爱生活中真挚的情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普希金的生活环境和俄罗斯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完整全面地理解《致大海》尤为重要。难点就在这些方面,学生应把世界史的学习与语文中的诗歌理解、欣赏融汇贯通起来。
  狄金森的诗素以神秘著称,评诗者一向聚讼纷纭,要想让学生理解透她的诗旨,就有必要对“上帝”这一概念作些阐释。所谓“上帝”,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中国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上易犯简单化的毛病,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诱导学生理解。再者,神秘主义的诗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应让学生在其智力基准上去理解,可以见仁见智,甚至学生完全否定其诗,也不必太在意。优秀的诗从来不靠强迫去打动人。
  《我愿意是急流》一向被人当作精彩的情诗来读,高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勃发期,他们会悄悄地反复诵读此诗。教学时可相机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不必在思想内容上过多展开,指导学生抓住其形式的特点谈一谈就可过去。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诗歌史概貌,了解课文几首诗的作者。  
  2.第一课时:学生展示自学预习所获知识,教师补充,诵读《致大海》,带着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一、二,继续品读二诗。
  3.第二课时:抽查并评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领会《篱笆那边》的含蕴,提示学生注意《我愿意是急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并反复诵读。
  4.模拟仿作自由诗。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简述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教师补充。粗略了解外国诗歌发展
情况。
  2.了解几首诗的作者并能初步诵读这几首诗。
  二、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
  第一阶段:远古时期(前40世纪至5世纪)古埃及,古巴比伦。
  第二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
  第三阶段:中世纪(5至15世纪),亦可称圣经诗歌时期。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伟大诗人有英国的莎土比亚、意大利的彼得拉克等。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17至18世纪),有弥尔顿、伏尔泰等历史名人。
  第六阶段:浪漫主义(18至19世纪),诗歌群星璀璨,俊采风流。德国有歌德;英国有布莱克、彭斯,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雪莱、拜伦、济慈三个少年天才;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惠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