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2005学年度第一次月考
高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难(nàn) 难友 难堪 质疑问难 毁家纾难
B、强(qiǎrig) 勉强 强劲 强人所难 牵强附会
C、靡(mǐ) 奢靡 靡丽 靡靡之音 所向披靡
D、相(xiàng) 识相 相声 相机行事 相貌堂堂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暄 委曲求全 竣工 名门望族 殷红
B、殒落 与世俱进 盘踞 斐声中外 厮打
C、窠臼 平心而论 阴霾 怙恶不悛 痉挛
D、气概 好高骛远 修葺 珠联璧合 传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长期卧床,非但不利于伤骨的愈合,反而会影响将来肢体的活动。
B、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一律不能报销,由于我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我个人的。
C、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把这次活动的要求讲清楚。
D、你跟我说实话,那封信终于收到了没有?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
“说得好!”爸爸插话道①“古语云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③打铁就是要趁热。”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黄昆是个低调的人,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以前,虽然在圈内已赫赫有名,但在公众面前却始终默默无闻。
B、丁是丁,卯是卯,事情都已成定局,你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快走人吧!
C、这里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建筑物的富丽堂皇,也不是建筑材料的不同凡响,而是环境的得天独厚。
D、已经到了这地步,还有什么办法?一不做,二不休,我是打算拼一拼了。
6、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脑库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脑科学的探索、对人脑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进入了崭新的水平。
B、参与这次联合国大会的各国代表一致认为:沉重的外债负担已成为非洲大陆经济不能复苏的主要障碍。
C、酝酿已久的京沪高速铁路迟迟没有立项,主要原因是对采用磁悬浮方案还是轮轨方案存在较大分歧。
D、李幼斌扮演的马超的弟弟马良为了能与未婚妻张苇革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10万元公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