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错别字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中学生写错别字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乐清市乐成六中 王品丹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认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这是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遵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感到现在中学生的汉字书写使用正确率大不如前了,可以说现在中学生中的错别字几乎泛滥成灾。语言文字规范这一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仅选取本校学生习作中的书写作些调查、分析和思考,希望能摸索出一些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调查和研究
1.调查目的。调查学生写错别字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索对策。
2.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初三学生的汉字水平应是初中生中最高的,他们在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更能说明问题,所以调查时截取两个初三班级的一次习作,把两个班级的109位学生的错别字全部累加。
三、结果与分析
两个班级109位学生一次作文中的错别字全部累加大629字。这可是中考作文字数要求的数字。所出现的错别字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容易混淆、难于区分的字形、字音错误。如把“融会贯通”写成“融汇贯通”,正确的理解是“融合并领会,然后连贯起来,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之所以把“融会”写成“融汇”,是由于没有透彻理解“融会”在成语中的意思,误以为“融会”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另一类是毫不相关的同音字相互替代,请看实例(前面为错别字,正确的用字在括号里):尤如(犹如) 歆味(韵味) 观(关)注 寂莫(寂寞) 玄念(悬念) 比……不知好个(过)多少 默契谐条(谐调) 舒情(抒情) 至到(直到)有一天 所幸(索性)歪在椅背上,舒服一会儿 亨受(享受) 乎视(忽视) 最其马(起码) 不感(敢)面对 有点偏题吗(嘛)! 神精(经) 必(毕)竟 建义(议) 莫(没)落 幅(富)饶 雷震(阵)雨 后诲(悔) 生怕露(漏)了哪个展区 一但(旦) 诚(承)认 执(职)权 光茫(芒) 明天去报道(到) 无耐(奈) 牌扁(匾) 召(招)牌 危(威)胁 决(绝)对正确 以(已)经 在(再)也不走了
很明显,学生写错的字词是日常耳熟能详的,如“关注”“忽视”“建议”“雷阵雨”“富饶”,几乎天天见面,而且,错别字与正字差别明显,按常理,是不可能误写或混写的。可见,我们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很大的问题,如何消灭错别字,提高中学生汉字水平已成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四、对策
1. 摆出惊人现实,提高思想认识。我的做法是把对这次作文中的错别字的调查结果亮给学生,学生们也吃惊了:这可是接近中考作文字数要求的数字啊!接着我趁热打铁,讲了几个由写错别字引起的笑话,举了一些现实生活中由于写错别字引起麻烦的真实事例,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触动。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加强正确书写汉字必要性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于人、于己,于生活、于工作,正确书写汉字都极有必要:思想问题的解决为纠错行动的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理解汉字特点,注童知识迁移。作为汉语书面符号的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使用,与汉语少形态变化、多同音词的特点有关。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是字形有意义。从符号的编码系统来说,汉字符号是多码的。它不仅有音码、义码,而且有形码。符号的编码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给人的刺激和联想就越多;同时,掌握的难度也越大。汉字的多码性至少决定了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初学难,另一方面是对于汉语书面语的易解、多解和深解。鲁迅曾说:“写山曰‘峻赠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水;‘蹲妨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涵,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