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文化雄风,共铸民族精神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重振文化雄风 共铸民族精神
——构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
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吴小健
一、 构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
是巩固民族文化传统的坚强基石;
许多知名学者预言:“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其实,这只能表明,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中国人不必妄自菲薄,如果因此而盲目乐观,则是自欺欺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人类文明之树的两个分枝。当今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融合。东西方国家的发展,既要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要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在新的世纪里,西方国家要以西方文化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东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取得新的发展。同时,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也要以我们东方文化为基础,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如果认为,西方国家的发展需要借鉴东方文化,就自以为东方文化会自然复兴起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到时候,我们不仅要向西方国家学习西方文化,而且还要向西方国家学习东方文化。东方文化的复兴,要靠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中华文化辉煌了几千年,但近百年来却落后了。我们曾经因落后而学习西方、模仿西方,但一百多年以后,我们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苏联还是学习欧美,由于自己瓦解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逐渐丧失了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最可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尽管我们曾经苦心学习,用心模仿,实际上是舍本求末,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不是失败,便是畸形。所以,作为一个民族,封闭是没有出路的,丢失传统更是没有前途的。21世纪是否是东方文化的世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怎样在21世纪中获得新的发展,在东西方国家都在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国家能否抢占人类文明进步的制高点。如果我们能在巩固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又能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我们民族就有希望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那么,21世纪就是东方文化的世纪;如果我们失去了巩固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或者不能很好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那么,21世纪必定是西方文化的世纪。
在新的世纪里,当东西方国家的竞争、东西方文化的互相融合,传统与借鉴都很重要。失去传统或没有借鉴,都可以使一个民族走向穷途末路。但在二者之中,传统是基础,是前提,失去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只能成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附庸,连借鉴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国家要发展,我们民族要振兴,首先要巩固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而巩固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又必须落到教育上,尤其是基础教育之中。
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如何巩固民族文化传统呢?我认为,改革落后的语文教学是突破口,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构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就能为巩固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坚强的基石。
为什么呢?
因为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学习从学前开始,又从小学到中学,贯穿于青少年成长的整个过程。因此,每个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学习,也是人生中深受民族文化习染和影响的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只有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没有优秀文化的渗透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不仅语文教学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使青少年失去了应有的人文修养,从而导致整个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衰弱,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早已失去了融汇优秀文化内容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功能,沦为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学科的教学,甚至是一种应付考试的教学,导致了几代人人文修养的先天不足,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后继乏人。这对当前要在巩固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国际竞争,是极为不利的。若不改革这种落后的语文教学,我们的国家将会失去国际竞争的文化实力,我们的民族将会因失去传统而失去借鉴的资格。因此,改革落后的语文教学,构建中国特色的语文教育体系,是加强国民的人文修养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