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文段的结构
- 资源简介:
约4550字。
议论文文段的结构
lsz0536
凌生祝
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
议论文是考试作文常用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议论文必须观点明确,尤其是要把观点阐述透彻,让人信服。许多同学常有这样的困惑:观点有了,材料也有了,就是不知道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以致一篇作文从头至尾成了材料的堆积。这里介绍一种方法,有助于同学们写好议论文段。
先来看课文《吕氏春秋•察今》中一节议论段。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溢,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则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括号里的“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为笔者所加,相当于观点句,我们可以挪来置于段首。〖〗里的“荆人袭宋”的故事是论据。加点文字是对作为论据的故事的剖析,指出了事情的本质。划横线的句子是联系实际阐发议论,呼应段首观点。这是一段十分规范的议论段,很值得同学们借鉴运用。
细加揣摩,我们可以将这一段议论方法剖析如下:
(1)观点(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通常在段首提出)——(2)举事实或引用故事来论证(荆人袭宋“的故事。叙述力求简洁)——(3)对事实或故事进行切中肯綮qìng地分析(点出实质--不顾“时”的变化机械地涉水渡河,结果只能失败)——(4)总括(联系实际问题,适当延伸,回应段首提出的观点)
准确把握好这种议论段的结构特点,我们还可以作些灵活的变化。
1、论据采用对举或排比形式。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首句提观点,后句承首句阐发)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事实论据,典型简明)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会沉稳下来。(分析论据,点出本质,揭示与观点的相通点)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回应观点)
在这段中,作者列举两个事实论据,并以对偶方式呈现。语句十分讲究,不但简明,又极具文采。这种论据呈现方式还可以借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叠加,可以使文段气势贯通,极有说服力。
2、论据形成正反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