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古诗词复习课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4 23:18:3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60字。

  初中古诗词复习课教案
  王哲
  复习目的
  了解设题特点。
  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
  古诗鉴赏须知的术语。
  各类题型示例及训练。
  复习方法
  识记积累,讲练结合。
  复习过程
  一、 导入:情景导入,确定目标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精髓。复习古诗词,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品位绝唱佳作,犹如百年陈酿,绵香而醇厚。
  初中三年,我们一共学习的诗、词、曲近七十首,根据《课标》要求,需要我们精读精练的有三十四首。不知同学们是否还熟悉,下面请几名同学各任选一首来背诵一下。
  很好,同学们背的很熟练,但中招中让我们背诵整首诗的可能性并不大,它会以什么形式来考查我们呢?纵观近几年中招试题的出题模式,不外乎:古诗句的积累及运用和诗歌赏析。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两点来复习,下面进入第一个环节。
  二、分析考点
  【例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例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问)结合对具体诗句的理解,说说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色?
  (考查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例3】(05年广州课改区)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问)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品析)
  考点归纳
  1、诗词曲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
  2、诗词曲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3、诗词曲的名句赏析、语言品味。
  三、答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   【内容情感型】 
  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4】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