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问题学习”的研究实施方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开放型问题学习”的研究实施方案
临泽县平川中学语文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必须予以改革。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几十年来,其基本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封闭式"形式。近几年来,有些教师开始意识到, 这种教学模式不可能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试图增加一些诸如阅读、提问、讨论等语文训练。然而,在"应试"思想的束缚下,这些技能训练只能流于形式,或者说只是一种“点缀”。
这种“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主要弊端有:
1.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背离了中学语文课应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打好语文基础为主的 基本目标。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形象性、综 合性等多元的性质和特点,由此派生出来的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也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目的任务,应该是打好语文运用的基础 ,掌握语文这个工具,运用这个工具去读,去写,去说,去工作,去学习,去交际,具体说,即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把这作为基本的目的任务,符合学科本身的 基本性质和特点,同时也具有了思想教育、人文教育、审美教育,乃至视野的开拓,智力的开发等功能。而几 十年来通行的“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背离了中学语文教学学科本身基本性质特点,也不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际上已成为解决提高教学效率问题、达到语文教学基 本目的的主要障碍。
2.它抹煞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排除了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完全处于学习 的被动位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教育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国家的建设人才”。 现代国际上先进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赞可夫、巴班斯基、苏霍姆林斯基等都主张“学生的活动是教学 过程的特征之一”,“教师的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我国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吕叔 湘、张志公“三老”也一贯主张教师的教学要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而“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教育思想的体现。从形式上看,一上课开始就是教师 讲,教师几乎是滔滔不绝地一直讲析到下课,有的课仍然是教师的讲析满堂灌,多数课教师讲析占据3/5或 4/5以上的时间,而学生读、写、 听、 说训练仅占1/5左右的时间,而且不少教师讲析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