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2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1 13:4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4、体悟珍爱生命,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课时安排:1 课 时

教  学  步  骤
一、 导入
用一个选择题导入课文。

二、 感知内容,体悟情感
1、 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响应号召赴陕西务农,21岁时因积劳致残而
四肢瘫痪。但他身残志不残,返回北京后潜心写作,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
2、 由一个人在最狂妄的年龄残废了双腿最可能想到的问题来引入对文章第一部分(6——7)分析。
作者在地坛思考十五年,对生命思考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废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是不时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的心魂。
3、 前两个问题,在文中可找到直接相对应的文字“想了好几年……事实”。剩下的就是解决怎样活的问题?作者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
作者是在地坛里思考生命,是地坛给了生机。赏析第一部分(1——5),通过分析作者眼中地坛的景色,结合作者的心境来说明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当我们读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有蜜蜂、蚂蚁、瓢虫等小生命活跃其间;当我们从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秋风里落叶的味道中,感受到他那独特的思想时,我们应得到圆满的解答,即: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为的信念。
4、 赏析文中的描写景物的句子,如:文中第一部分的第5自然段“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金光”;第一部分第7自然段“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味道”。品味语言美,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5、 地坛从我们的眼前退却,渐渐淡化成一个背景,成为人物的场所,而在我们眼前更加清晰地浮现一个伟大的形象——母亲
开展讨论:母亲是理解和疼爱儿子的,在这篇文章里描写了母子情深!通过读课文找出能触动心灵的话语,谈谈体会!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作者从母亲对待苦难和命运态度来理解生命的价值!
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