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记叙文考试复习要点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4 20:08: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70字。
  七年级上期中记叙文考试复习要点
  一、理解关键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P8 8、第⑤段中加点的“一个方法”具体指什么?
  P10 8、第段中加点的“放肆”的具体含义是指什么?
  P11  9、第段中说:“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文中结尾为什么说二月兰“忠心”、“执著”?
  P20  10、文中加点的“新的高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P23  9、文中加点的“哈哈大笑”、“哈哈的笑声”中的“笑”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P28  5、文中加点的两个“飞”各是什么意思?
  二、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A、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全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 
  B、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记叙文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点题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D、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性格(感情)3、点明××中心(揭示主旨)4、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三、整体把握文章能力,概括文章内容能力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答案(有时要对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P8 9、第段的例子说明了“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超载一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事例。
  10、从全文看,作者赞扬了种子和小草的什么品质?
  P11  11、本文写的是二月兰,为什么以“送春”为题?
  P20  8第段中说“小男孩子儿就这么站着,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只是固执地注视着前方。”为什么小男孩儿“既不前进也不后退”?为什么他“固执地注视着前方”?请根据文章简要回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