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案7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内容:
1. 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会作者追求的幸福世界及表现出的博爱之情。
2. 感觉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清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释迦牟尼因为对从生的爱而离开王宫苦苦修行,甚至不惜舍身饲虎;基督为了对众生的爱而代世人赎罪;普罗米修斯为了从生的幸福而甘愿立身悬崖,受尽折磨。他们的确离开了尘世,可是他们的追求正是为了芸芸众生在世间获得幸福,在出世的行为里体现的是对世俗幸福的热爱,在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我们也一起来体会一下诗人的幸福观。
二.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右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水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率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简约流畅、铿锵有力,富有艺术感染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
三.指导朗读
1. 听录音,整体感受诗歌。
2.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双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象的尘
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昂扬的情感。
四.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 诗人是如何围绕“幸福”抒发情感的?
明确:本诗是一首风格明快、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主词“幸福”,同时,以“幸福”贯穿全篇,并得以逐层强化。第一节,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节,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情感得以强化。第三节,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上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情感再次扩大强化。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2. 海子对“幸福”是怎样阐释的?和常人的“幸福观”一样吗?
明确: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官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