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堂中开展演讲活动的新尝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内容提要:
针对新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注意力易分散、语文基础教薄弱等情况,通过开展推荐名言格言的演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对知识、学习、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行重新的认识。活动中转变传统课前演讲这项活动的角色和地位,加大该项活动在每个课时的比重,并把它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智育德育相互作用,在强化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演讲 新课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等方面,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做人。因此国家教育部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准确导向对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日常学科教学中达到这一目标,已成为值得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传统教学论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狭窄的框框之中。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新课标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且三要素本身成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面推行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开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笔者实际教学中开展的教学试验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开展语文演讲活动来实现新课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课前演讲是语文课前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在以往任教的班级,笔者都开展了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