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要看佛,说话要看人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3 20:20: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60字。
  求神要看佛 说话要看人
  ——与人交流要注意对象
  江苏  王九如
  情景提示
  我们知道,说话交流总是双向的,不论是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还是和别人随意交谈,除了说话人以外,还有说话的对象(听话人)。为此,我们一定要看清对象,从对象的不同特点出发,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从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
  优秀服务员李淑贞的接待语言就是说话因人而异的一个范例:
  知识分子进店,李淑贞这样说:“同志,您要用餐,请这边坐。来个拌鸡丝或溜里脊,清淡利口,好不好?”
  工人同志进店,李淑贞这样讲:“师傅,今儿过来,想吃过油肉,还是氽丸子?”
  乡下老大娘进店,李淑贞这样欢迎:“大娘,您进城里来了,趁身子骨还硬朗,隔一段时间就来转转,改善改善生活,您想尝点啥?”
  对知识分子,用语文雅、委婉;对工人同志,用语直接、爽快;对乡下老大娘,用语则通俗、朴实。这就恰到好处的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爱好和文化修养。
  交际指导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平时在说话交流时应努力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得体。要依据说话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习惯、修养和性格特点来表述人物的语言;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称呼,称呼对方要注意长幼尊卑。还要注意尊称、谦称和习惯用语。
  示例一:同样是问对方年龄,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就要使用不同的问法:“你几岁了?”——问小孩;“你多大年纪?”——问同龄人;“您多大年纪了?”——问中青年;“您高寿?”或“您高龄?”——问七八十岁老人。恰当使用不同的问语,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示例二: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演讲时,一个老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您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烈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面对一个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老太太的现场提问,李肇星大使运用生动幽默的比喻,巧妙地向她解释了西藏的历史真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