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卷)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详解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wps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13 9: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3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高考(福建卷)语文试题分析
 福建省福鼎市第五中学   林承雄       邮编 355204
               宅电 (0593)7583019  手机 13850347059
(本文对试卷的分析以及一些看法,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转帖或引用本文,敬请注明作者。欢迎同行参与讨论研究。)
(本文断续写于6月10日至6月22日。)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包括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福建卷这一大题的6个小题可以说是“平淡无奇”,可能是初次命题要考虑与全国卷的必要过渡的缘故,这6道题无论是知识点的设置还是语料的安排,都给考生一种格外亲切的感觉。有一点稍微的不同应该指出,全国卷的第一大题单选题涉及语句或语段的选择项的语料的选择的新闻性更强,而福建卷则相对淡了一点,其中第5小题D、第6小题A、B、C、D等项极力消除新闻时政色彩,而向语文(阅读、写作)回归,其语文味更浓一些。
一、
1、 语音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2003年全国卷是典型的异形同音字考查,要求考生逐一比较。今年福建卷与之不同,它给出需要辨识的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让学生通过拼读以判断字音的正误,这样减轻了难度。这道题考查了8个双音节合成词和8个四字格成语中的加点字的字音,有常用字,有次常用字,也有不常用字;有单音字,也有多音字,选材具有代表性。
  A组中 “豆豉chi” 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经过发酵而成的食品,可以调味,也可入药。“豉”字与“鼓”字形相似,考生容易因近似联想的干扰而误读作“gu”。这是这道题中干扰角度设计最巧妙的一个。“埋”是个多音字,在“埋怨”与“埋三怨四”等组合中,读“man”。由于这个字的常读音为“mai”,而“man”为不常读音,因此考生会因为习见的干扰而误读作“mai”。“敷衍了事”中的“敷”字应读“fu”。f-h分不清是福建人学习普通话声母方面的一个共同难点。闽方言普遍没有f声母,说普通话时把f读成h;客赣方言f声母字比普通话多,因而把该读h的读为f。这是这道题中较能体现地方特色的一个。教师在今后的普通话教学中要注意研究掌握福建人普通话语音训练要点。
B组中“怃然”的“怃”字,不读“fu”,而读“wu”,这个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读音是一样的。“怃然”是个典雅的文言书面词语,并不常用,这也检测了学生词汇量的积累。“怃然”的常见义项有:①怅然失意、不痛快的样子;如:应之者咸怃然。(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又如:君怃然曰。(唐·李朝威《柳毅传》)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怃”字的常见组合是“怃然不乐”。②惊愕的样子;表怃然为骇。(《后汉书》)
“木讷”的“讷”字,不读“na”,而读“na”。“讷”是个会意字。从言,从内,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本义是语言迟钝。也作“呐”。且看古汉语中的语例:
讷,言难也。――《说文》。按,当为呐之或体。
论物明辨谓之辩,反辩为讷。――《贾子道术》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广讷口少言。――《史记·李将军列传》
考生可能会因为常用字“纳”的近似干扰而将其误读作“na”。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着很强的承继性,为数不少的古汉语字词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汇中,因此中学词汇教学要注意不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其词汇积累,尤其是典雅的书面语词。文言文教学在语音这一块还是要充分注意的。
C组中“着落”的“着”字是个常见的多音多义字,在这个组合中,读“zhuo”而不读“zhao”。音随义转,这是判断和识记多音字的一个基本技巧。“锃光瓦亮”的“锃”字,不读“cheng”。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绝对优势,而同一声旁与不同形旁的组合,字音也常常随之而变化。这是利用“形声字读半边”的错误规律来干扰考生。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2、 字形
【分析】此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能力层级为A级。
   今年福建卷这道题的考查形式基本上跟2003年全国卷的相同,即只要求考生在每组四个词语(包括熟语)中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此题的正确选项为B。
A组中“娇揉造作”中的“娇”应写作“矫”,“矫”是形声字,从矢,乔声。本义是把箭杆揉直的一种器具,引申为“正曲使直”,作动词。“娇”也是形声字,从女,乔声。本义是妩媚可爱,作形容词。从这个成语内含语素的结构与词义、词性看,“造作”由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是并列结构;“矫揉”也是由两个动词性语素构成,因此写成“娇”,显然是错了。由此可见,判别成语中错别字,可以抓住成语结构特点,注意将词义与词性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割据形声字形旁的表义功能来推断,这样准确率会大大提高。
“闲情逸志”中的“志”应写作“致”。“志”的本义是志气,意愿;即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而“致”作名词用,本义是情趣;兴致。例如:
[蒋]干还,称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无穷逸致。――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必须强调的是,判断成语中的别子,可以利用成语间语素的对称结构规律来提高判别的效率。“闲”对“逸”,均为形容词,“情”与“逸”对称,可以互释,“情”是“情趣”,那么写成“志”字,显然就是错的。
C组中“寒怆”中的“怆”应写作“碜(chen)”,“碜”是丑陋难看的意思。而“怆”本义是悲伤。“俾益”的正确写法应该是“裨益”,“裨(bi)”字是弥补、补助的意思。常见组合有:不无~益.“裨(pi)”字本义是古代祭祀大夫所穿的一种次等的礼服,引申为副、偏、小。常见组合有:~将,偏~。而“俾”字本义是门役,引申为“使”,作动词。常见组合有:~便考查。~众周知。
D组中“死心踏地”的“踏”应写作“塌”。天塌地陷也不变心,形容定下主意,不再改变。如:肖让听了,与金大坚两个闭口无言,只得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伙。(《水浒传》)又引申为心甘情愿。如: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接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水浒》)
“黄梁美梦”的“梁”应写作“粱”。“黄粱美梦”又作“黄粱梦”比喻虚幻的梦想。典出唐·沈既济《枕中记》,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时,蒸的黄粱米饭尚未熟,只落得一场空。
A、C、D三组中有4个别字都是因形声而致误,另外2个是因同音或音近而致误。这些错误类型都是考生日常学习中大量出现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