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课程理念观照课堂教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5 20:0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77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用新课程的理念观照课堂教学
何登保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新的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而没有全新教育理念的教师,课程改革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观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从教育思想到教学行为,都应该随时而化。
课堂理念--由知识本位转向人文关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观摩教学活动。一位老师执教杜甫的《石壕吏》,课堂上,老师指名一男孩子回答问题,可是绕来绕去,没有答到老师的路子上来,老师沉下脸说,“你怎么搞的,你想到哪去了?”那男孩子低着头,整节课都垂头丧气的样子。
走进我们的课堂,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识本位”。教学中,我们注意的是书本,是教案。“知识本位”也叫“目中无人”。杨振宁说过,我们的教学没有给学生以适当的位置,教师眼中没有学生,只有他的教案,几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各种思维的火花和活力被缺乏敏感的老师忽视,几十个活人围着死的教案转。有人说,亮亮堂堂的教学楼里面坐着的是一片苦闷的灵魂。
一位教师以严肃干练著称,讲课逻辑性强,知识点准,课上没有一句废话。但他太厉害了,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首先要以人为本,目中有人。我们要把课堂当作“人本化教育” 的主阵地,追求“人本化课堂”的教学境界。
人本化教学的课堂,让文本与人本交融。
文本只是载体,是外延;而人本才是内核,是终极。只有把文本与人本交融起来,教学才有宏大的境界。比如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课文,更讲究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师生从文本中直接把握或间接获得理解信息,进而凭借文本信息唤起记忆、存储的语文素养并进一步深究文本的时候,语文教学才会展现它的本然魅力。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未来的考试中得到分数,还要为他们的成长打一点精神的底子。
人本化的课堂,让个性和创意挥洒。
人本化的课堂,对学生说“我是宽容的”,教师的讲解及学生对教材的认识是动态的、多元化的。课堂以开放与宽容的精神善待每一位参与者。
人本化的课堂,处处应洋溢着人文关怀
教育者是做人的工作,教师面对的是刚刚张开稚嫩的眼睛或刚刚在社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