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吴先军 张菊
主要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面广、量大、时间长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掌握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德育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形成高尚的品德;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加强德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阵,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者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他们的道德观念,奠定他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学的课程和教材,都是按照教育目的精心设计和选编的,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认识价值、发展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由于通过课堂进行的德育,是建立在掌握科学知识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上的,经过了逻辑谁和学生自己的思考与领悟,所以培养的思想品德是自觉的、稳固的;而且课堂教学是一种组织得十分严密的活动,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内容和一定的进度,需要教师和学生集体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制度和纪律,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态度、作风、言行等方面的示范,学生按一定的规范进行“自律”,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和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