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素材 / 九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6/18 16:50: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600字。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
  综合学习与探究
  [精神导引]
  人和自然当然有一个关系,因为有了人类以后,就发生了人和自然的关系,那么在人和自然的关系的相互关系上,以谁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以谁为中心,谁是最重要的。从我来看,以人为本,但是的确有一部分人士认为以大自然为本,或者用别的说法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两个观点怎么样?究竟哪一种更对,我觉得以人为本更对,以人为本并不是反对保护环境,也不反对保护生态,问题是谁放在优先的地位?如果保护环境,保护生态跟人们的利益完全一致的时候,那么二者没有任何的矛盾,但是有时候会发生点矛盾,比如说我们修建水库,修水库的时候,就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因为修水库要淹没掉一些地,要破坏一点生态,但是修水库有它的效益,有防洪的效益,有发电的效益,有防汛的效益等等,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了,我是赞成以人为本,如果赞成以人为本,就有对人的利益大小的估算的问题,如果人的好处大于坏处的话,我就赞成修,如果是坏处大于好处的话,那我就不赞成修,因为不是水库修的都一定好处大于坏处,所以以人为本是这样的观点。
  但是我的确看到某些环境学家,可以说,说的尖锐一点,盲目的反对修建一切水库,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毫无道理,他的出发点就是以大自然为本,或者以环境为本,这就是我觉得需要争论的真正问题所在。
  (《何祚庥聊敬畏自然之辩:以自然为本有些伪善》http://www.sina..cn 2005年01月25日)
  [各抒己见]
  何祚庥是中科院院士、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不仅是一位纯搞学术研究的自然科学家,他更是一名有理性的有责任感和科学家。他在这里讲述了他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结合本单元的文章,不知你听了之后,是否有了新的感悟?——
  生甲: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怀抱中的婴儿。人类吃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来源于自然。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做着无私的奉献,任凭人类无限度的索取。可人类又是如何对待自然这伟大的母亲呢?把母亲的血管——江河,弄脏了,弄臭了;把母亲的头发——植被,拔得光秃秃;把母亲的身体——矿脉,炸得千疮百孔;把母亲的胸膛——大海,污染了。 PH
  生乙:这母亲似的自然在喘息着,她有时难免要发怒。她不发怒教训不孝的儿女们使他们醒悟,总有一天母亲会养活不了越来越多的儿女。所以自然这母亲发脾气了,洪涝、干旱、海啸、海平面上升、沙漠化扩大、气候异常等等都是自然这母亲在警告她的儿女们。可人类这做儿女的,什么时候才会醒悟过来而善待他们伟大的自然母亲呢?
  生丙:距离现在两千多年的时候,我国有一个哲人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天就是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要自然和人类融为一体,人类善待自然,自然赐于人类的所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人类万代永世得于生息不灭。
  生丁:我们要懂得自然的伟大和古代哲人的智慧,这样我们才能承前启后。善待自然,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才会懂得节俭,不可无限度地向自然索取。
  [延伸探究]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若从历史的时空上去看这个问题,我们还会发现更多——
  生甲:在过去 100年的时间里,有100万人死于地震,另100万人因飓风和龙卷风致死,还有900万人因水灾而丧生。除 此之外,还有好几百万人由于饥荒和疾病而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多么脆弱!
  生乙:我上大学要填报环保专业。因为,我比谁都懂得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报复是残酷的,更是惨痛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