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440字。精选2009各地高考模拟作文试题,有审题立意指导及考场作文模拟评分,含精当的点评、中肯的建议。
2009高考作文指导
浙江温州十四中 杨霞
【作文题】(60分,湖北省孝感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统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朱熹《观书有感》一诗中的名句,原用来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今天有人说可理解为人读书后心灵纯美,胸怀博大;有人说可理解为作者的创造力来自于对现实营养的汲取;还有人说可理解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不断吸收新知……
大家都读过许许多多的名句,也记得许许多多的名句,不同的名句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请另选名句,自选角度,以“从名句中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此题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名句”可选范围广,“感悟”的内容也很多。在审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名句”的界定要明。文题明确要求“另选名句”,意即除朱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句外,其他的名句都可以作为写作对象,可以是诗词名句,可以是名人名言、箴言俗语,也可以是散文、小说作品中的经典警句等。二是对“感悟”的理解要透。这里的“感悟”不是对原句含义的解说,而应是借题发挥,联系现实生活写自己的切身感受,可知古鉴今,可畅想未来,可体味情趣哲理,可涵盖道德品行等。当然,如果能对所选的名句作出富有新意而又言之成理的“别解”,那就更好了。这一点可参看文题中的材料部分。构思时,可在心里对文题中的省略号进行补充(实际写作时标题不应变动),便于确定写作的方向。
可以一句一悟,也可以多句一悟,无论是哪种形式,主题一定要集中鲜明。
从文体角度看,本题可写成记叙文,如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悟到无私博大的母爱;从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的距离,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人与人之间挖下的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想到自己与父亲的隔阂等;可以写成议论文,如从“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谈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谈文章感情的真实性,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谈爱国,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谈立志等;可以写成议论性的散文,如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哲理性的诗词名句中进行深入地思考,联系现实,启迪人生。
【考场作文一】
从名句中感悟……
世事自有后人定论。是的,对于过往的事,往往后人更有定论的权利。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留下的这一千古名句启示着我们: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的人,或者说是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的结果就可能有所不同。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女性。她留下了中国唯一一位女皇的史实后,消失在历史长河的滚滚浪涛中,但她留下的无字碑至今耸立。面对无字碑,人们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武则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在她当政的数十年里,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也有人说,她诱惑君王,害死王、萧二人,篡夺政权,大肆枉杀无辜……从不同的角度看武则天。她就有不同的面容,也会得到不同的评价。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一位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人,却是历史上的亡国之君。有人说。正因为李煜有亡国之痛,他才写出了《虞美人》这样优秀的词作来,而正因为李煜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至今让人吟诵不绝的词作,才使得这位无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