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3 6:28: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30道题,约4650个字。
  长春外国语学校
  出题人: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这段时间以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象丰富……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得到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学习的快乐吧!
  一、古诗文默写(15分)
  1、浮光耀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岳阳楼记》)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4、万籁此俱寂,。(《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5、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诗中描写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其中隐隐透露对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这幅画面是:
  ,。
  6、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的诗句是:
  ,。
  7、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以高超的技巧展示了两幅生动画面,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极为真切的句子是:
  ,。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
  感的诗句是:,。
  9、古诗中有许多春天景物的描写,融融春意,尽在其中。请你写出连续两句关于描写初春美景的诗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诗句:,。
  作者或出处: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语文。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0、本文选自。(1分)
  11、解释加点字。(2分)
  ①有所不辟()②如使人之所欲()
  ③勿丧耳()④乡为身死()
  12、作者开篇先讲述了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是从哪一方面论证作者思想?隐含作者什么思想?(2分)

  14、文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与我们所提倡的热爱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