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孔子的答教艺术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从《论语》看孔子的答教艺术
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语文组 刘中凯
内容提要: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代教学中仍有其独到的价值,他的答教艺术便为其中之一。本文将从答教的内容、答教的方式以及答教的启示等三个方面展开对《论语》中孔子的答教艺术的论述。孔子的答教内容主要有道德修养、为政之道、为学之道三个方面,孔子的答教方式主要有启发式、因材施教式、循循善诱式、教学相长式、反驳引导式、归纳总结式、无言之教式等七种。孔子的答教艺术启示着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实现文与道的统一,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注重将理论结合实践,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具体方法等。
关键词:孔子答教 内容 方式 启示
孔子,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教育思想及诸多的教学经验并未因时代的久远而泯灭其光芒,相反,人们愈加真切的认识到它在现实社会中的真正价值。很多学人着力于从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视角去反观孔氏教育,以期从中得到新的启示,古为今用,造福当代。本文拟以《论语》为依据,着重探讨孔子作为教者在答教艺术方面的突出贡献。
何为答教艺术?孔子说,“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礼记·学记篇》)以下试从答教的内容、答教的方式及现时的启示等三个方面来论述孔氏的答教艺术。
一 答教内容
孔子的答教内容主要在道德修养、为政之道、为学之道三个方面。
⒈道德修养
在《论语》中,道德教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孔子根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在总结和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孝、悌、忠、义、直、礼、知、信、谦、勇、敏等道德规范,其道德教育的核心和最高原则是“仁”和“礼”,他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即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语言行动符合“礼”,才是真正的“仁”,可见“仁”和“礼”在其思想中的位置。在提出各种道德规范的同时,孔子还总结了自己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如“内省”等(《论语•·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