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一)之十四行诗》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京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14 11:36: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10字。
  《外国诗歌(一)之十四行诗》教学设计
  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车秋虹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文学常识(莎士比亚和十四行诗)。
  2.反复品味诗作,体会作者的感情;了解作者运用的拟人和比喻手法。
  [教学重点]
  诗歌结构形式的起承转合和诗人浓烈的情感及其转变的戏剧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朗诵、品味
  2.介绍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讨论、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出自哪部作品?(《哈姆雷特》)它的作者是?(请同学介绍莎翁,再补充即可)
  二、作者介绍、背景介绍(PPT)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斯特拉福镇,1616年5月3日(儒略历4月23日)病逝。曾经做过演员,英国著名剧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等。他的《十四行诗集》于1609年初版,共154首。莎士比亚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文艺复兴强调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表达个人情感。莎士比亚的作品便带有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他的作品都极力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歌颂。十四行诗也不例外。(强调处)
  三、关于十四行诗(PPT放映,简要说其结构重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