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30个字。
《绝唱》文本解读
《绝唱》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六篇讲读课文,文章表现的是鼓书艺人白妞高超的演唱技巧,作者刘鹗以散文化的语言写听觉形象的绝妙文字,恰如一幅中国传统水墨画作。
课文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描述演唱前的情景,精妙运用远铺近染的烘托手法;后一部分是描述演唱时的情景,浓墨重彩巧妙地沟通视听间的通感,化听觉形象为视觉形象。因此教读本文,要指导学生学习铺垫、烘托和通过比喻、通感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课文没有直接写白妞,而是采用烘云托月的笔法,从老残“弄了一张短板凳,在人缝里坐下”浅浅着墨渲染出当时的盛况,再写琴师的演奏、黑妞的说唱以及听众的赞扬,为白妞的出场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写琴师时,就如淡淡敷墨渐次加浓。琴师入场,且琴师并不着意,就造成观众的失望感。但这种逆反没有持续太久,琴师“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引来“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正面的艺术描述和侧面的听众反映使读者不知不觉也渐入佳境,尽管主角还没登场,而配角竟有如此高妙的技艺,主角的技艺将是何等高超可见一斑。——这是临场的一层衬托。
作者对黑妞的描绘笔墨渐趋浓重,除了“长长鸭蛋脸儿”外,大都写人物的装束,表现出人物不施铅华的天然之美。演唱呢,“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着力表现她声腔的变幻多姿,一切歌曲无出其右。人们不由确信她是白妞无疑了,可小说通过两名观众的谈论交代出这是白妞的妹子黑妞“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原来如此!这黑妞的一段,又是作者故作波澜之笔。——对白妞来说,则又是一层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