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语“转换技巧例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5/24 21:2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提示语“转换技巧例谈
黄平科
200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第25题,要求考生改写两条“提示语”,使之更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突出了“语文生活化”的现代语文教学理念,别出心裁,极富创意。这种新颖的题型,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中渗透着道德价值观,开阔了考生的思路 ,有创意,值得认真探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生硬、冷漠的“提示语”(如标语、警示语、禁止语等),在提倡人文关怀的今天,正变得亲切友善而形象生动。这些“提示语”大致采用了以下方式拟写而成,兹举数例,供参考。
一、将严厉的禁止语转换成善意的提醒。(破折号后为改写的句子,下同)
①禁止吸烟!
——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请别吸烟。
②不要浪费水!
——每人节约一滴水,绿色将充满人间。
例①将“禁止”这一严厉、冷漠的词语转换成善意的提醒,体现了对吸烟者健康的关心,读来十分亲切,更易打动人心。例②提醒人们关注节水的价值,以理服人。
二、将“禁止语”转换成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③林区严禁烟火!
谁烧山,谁座监!
——一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而一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