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案5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21 14:29: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两课时设计,约8920字。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简介和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2. 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象,体会诗人感情
  3. 感知《再别康桥》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能力目标:
  1. 继续训练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鉴赏诗歌的能力
  3. 通过学习这首诗歌,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德育目标:
  1. 鼓励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中的人情美
  2. 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
  教学重点
  1.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味其艺术上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2.把握意象的含义和作用,品味诗歌的意境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从诗歌的意象和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把握诗歌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问答欣赏法
  3. 情境教学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讲课之前,我请求大家跟着我的描述,再现这样一个情境:
  1928年的夏天,在伦敦剑桥大学,一个三十开外、身材修长、面容清秀的年轻人,在康河边长久的踟躇。落日的余辉慢慢散落在河面上,康桥的倒影多情地在柔柔的水波里荡漾,他看不倦河畔水色,听不厌近村晚钟,这康河以及河上的康桥,还有那上游的拜伦潭,潭边的果树园……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如今,却不得不向它们告别。于是,便有了这样一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再别康桥》,那么,刚刚情境再现的主人公,《再别康桥》的作者是谁啊?徐志摩(学生回答)
  二、 作者简介:
  徐志摩何许人也啊?相信大家对他都不陌生,他是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诗哲、南湖。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此,诗人便与康桥结下了不解之缘。康桥,也就是剑桥大学,邻近康河,因剑桥大学而闻名于世,是英国著名的学术、化中心,风景胜地。1920年到1922年,诗人便在这风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