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满分作文中取经——“三见”例解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6 9:47:4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00字。
  从高考满分作文中取经—“三见”例解
  凡高考满分作文,除满足行文的一般基本要求之外,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是在“见解、见识、见地”等方面都必定棋高一着。这里所谓“见解”,是指对特定的人、事、物有着准确的认识;所谓“见识”,是指思维、知识视野要有相当的广泛程度;所谓“见地”,是指对具体事物、现象、风气、潮流等要有较为深刻的领悟。下面结合2008高考满分作文《变味的善良》作一例解。(说明:下面加醋黑字为原文,标蓝文字为点评。)
  2008满分作文:《变味的善良》
  原文作者:云南考生
  [析题:就“见解”而言,作者对原高考作文题目(见“附录”)所给的材料和命题者的意图理解肯定是正确的。而且紧紧抓住了题目中的关键词“好心”。而“好心”与“善良”词义相近,因此作者将“善良”二字入题。就“见识”而言,作者必定在生活中见识过各种不同的“好心”与“善良”,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够从“善良”的一般含义进而引申出“变味的善良”来。这一引申,就足见作者在“见地”上就棋高一着。]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本段只有四句话,却概括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矛盾现象:富足——贫穷,正义——邪恶,热情——冷漠,慈悲——伪善。这实际上是诸多社会现象的浓缩,如若没有对诸多社会现象的广泛关注(见多识广),文思便不会如此流畅;如若没有深刻的见地,语言便不会如此犀利。]
  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每次灾难过后,都有太多的人争先领养孤儿;当这片热潮过去,又有太多的孤儿陷入苦难。据心理学家分析,领养孤儿要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要与孩子原先的家庭相似,教育方式、家长性格都要与孤儿相适宜。但是,太多的人仅凭自己一腔热血,用热心换回的却是家庭的分裂。孩子们再次面临家园破碎的痛苦,伤害再次打击无辜孩子柔弱的心灵,善良由甜蜜变为苦涩。[上面用一个独句形成过度,在过度段中先一针见血地揭示事理——“怜悯”伤害“自尊”,这就显现了作者的见地;接下来再叙事,在叙事中又间以说理,把“真善”与“假善”以及“变味的善良”的严重后果都透析得明明白白。其中“心理学家分析”一句中,涉及到了“经济状况”、“家庭氛围”、“教育方式”、“家长性格”等,这些都与“见识”相关,至少作者在考试之前多少关注过领养孤儿的有关规定,否则就难以把问题阐述得如情如理。]
  于是,我们用沸腾的热血烫伤了他人的肉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