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十六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中语文必修五月考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五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1/1 17:37: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170字。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雾霭   船坞   毋庸置疑   好高骛远  B.犄角   稽首   缉拿归案   畸轻畸重
  C.赦免   慑服   跋山涉水   退避三舍  D.屏障   棋枰   暴虎冯河   贫嘴薄舌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
  A、出奇制胜    突如其来    两全齐美    蹉跎岁月
  B、委曲求全    理屈词穷    卑躬曲膝    目不暇接
  C、箭拔弩张    明枪暗箭    唇枪舌剑    妍媸毕露
  D、满腹经纶    不伦不类    美轮美奂    饥肠辘辘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要切实保证农民工的根本利益,就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而不是一味地给农民兄弟开空头支票。
  B.正值青春年少,每个同学都应抓紧时间学习,否则就会蹉跎岁月,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C.超女李宇春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近来,关于她要在成都举行个人演唱会的消息已不胫而走。
  D.神舟六号遨游太空的新闻播放时,临江市家家户户都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全城万人空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本次女排大奖赛澳门站的比赛,巴西队凭借场上的整体配合和多点进攻,以3∶0战胜了志在卫冕桂冠的中国队。
  B.感谢你,终年终月地侍侯着我的父亲。
  C.国有企业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这样,才能使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D.人们放弃使用自己的弱势语言,选择使用符合自己需要的强势语言,是为了融入更广泛的社会,实现人生的价值,更好地扩展个人的生存空间。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丰裕中的贫困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还是就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存在着这样一个普遍的趋势:在经济增长的推动下,当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的贫困状况不但没有好转,甚至更加恶化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成为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这一趋势作用的结果使得世界范围内的贫富鸿沟日益相以、有时甚至是绝对地加大了。
  既往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的物质资料匮乏,不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所致。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才将这种贫困视为只有在自由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弊端。而像今天这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丰裕中的贫困现象是从来没有过的。伴随着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爆发,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物质财富迅猛增长,人类已经奠定了战胜贫困的物质基础。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彻底摧毁了民族国家为阻挡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所筑起的重重樊篱,最终将丰裕,与此同时,也把贫困演化为全球性的贫困。
  丰裕中的贫困的表现形式是丰裕与贫困的同步增长。财富原本就是为了减少和消除贫困的物质手段,财富的增加就意味着贫困的减少。但是目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中,无论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无不导致了当一些国家、一些地区和社会阶层持续增长、迅速致富的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地区和社会阶层却发展无望、贫困有加。而这种丰裕不但无助于贫困的减少和改善,反而会加剧贫困甚至导致新的贫困的产生。
  诚然,丰裕中的贫困这一概念的本身就提供了利用丰裕去消除贫困的可能,从而向我们展现出乐观的前景,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如何完成这一转化。
  丰裕中的贫困也是处于改革开放历史新阶段的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然而,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的最新统计数字,同样是在2004年,中国还存在着2610万贫困人口。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一般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社会进步下的贫困问题,使中国在构建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严峻考验。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还很薄弱,导致稍有变故就可能重返贫困。在2003年,有1460万贫困人口脱贫,却又有1540万人返贫。返贫人数竟然超过脱贫人数,这在近2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还是第一次。丰裕中的贫困已经成为中国贫困的存在形式,全局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能避免局部贫困的产生和加剧,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同一机制运行发挥作用的不同结果,中国反贫困任重而道远。
  5.下面关于“丰裕中的贫困”的完整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个普遍趋势是,全球经济增长下的贫困加剧。一些国家、地区等经济发展、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另一些国家、地区等贫困善却在恶化。
  B.世界范围内和特定条件下,原本是为了减少贫困的经济增长,却最终成为了导致新的贫困产生的原因。结果是贫富的鸿沟日益加大。
  C.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涵盖一个国家或地区,都存在着因全球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的极不公平。
  D.经济的增长与贫困的加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丰裕中的贫困所产生的背景是新科技革命的发生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
  6. 将“既往的贫困”与“丰裕中的贫困”做比较,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既往的贫困”与“丰富中贫困”形成的原因,前者主要是劳动生产率低下,生产的物质资料匮乏;后者主要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本身。 
  B.“丰裕中的贫困”现象是从“既往的贫困”演变而来,所以,尽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财富迅猛增长,贫困还是普遍存在。
  C.在丰裕的社会中,财富的迅猛增长使人类有了战胜贫困的物质基础,比较起“既往的贫困”,物质资料不能满足全社会的基本需求的问题,已经解决。
  D.与“既往的贫困”不同的是,“丰裕中的贫困”表现形式是经济的增长与贫困的加剧同步,目前,经济的增长仍然无助于贫困的减少和改善。
  7.对证明“丰裕中的贫困也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一观点的材料进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国还存在着2610万贫困人口。农民的弱势地位更为突出。
  B.1992年贫困农民所达到的最高收入与一般农民的收之比为1:2.45,而2004年扩大到1:4.39。贫困农民与一般农民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C.刚脱贫的群体,稍有变故就可能得重返贫困。在2003年,有1460万贫困人口脱贫;同年,又有1540万人返贫。返贫现象已经成为中国消除贫困的最大难点。
  D.在近20年的扶贫开发进程中,返贫人数竟然超过脱贫人数,这还是第一次。“丰裕中的贫困“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中国贫困的存在形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