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作文阅卷反思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0/29 11:06:5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960个字。
  2008年中考作文阅卷反思  
  2008年南京市中考作文仍然是命题作文,要求考生以“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审题难度不大,适合考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写出自己独特的有个性的认识和思考。  
  但当我们在为今年的作文命题叫好,为某些考场佳作啧啧赞许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注意考场作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一.存在问题  
  (一)目中无“题”,审题、扣题意识不强  
  考场作文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试题有限制条件,阅卷有时间要求。这就要求考生掌握一些点题的方法,“明明白白我的心”,要利用开头、结尾、段首等这些关键处把体现题意的文句“亮出来”,让阅卷者能清楚看到。阅卷中我们发现有些考生通篇不着一“寻”字,让阅卷老师如处雾中。更多考生则是在文章开头和结尾象征性地扣了一下题目,中间却对题目避而不谈或直接偏离题目,“王顾左右而言他”。如下面这一段: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诗仙李白的名言。他曾经多次被贬,但他仍然对生活怀有信心,仍然笑对生活中的一切失败和痛苦。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所写,他自己虽遭受贬谪,但仍然保持一颗为国为民之心,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自己的微薄力量报效祖国。  
  文章开头说作者决定到古代名人身上寻“情”,但在具体叙述过程中,没能紧紧扣住“寻”这个题目,而是自说自话,盲目引用名人事迹,把原题“寻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其实,审题能力强弱直接体现考生作文水平高低,扣题行文则是高分作文一个既“普通”又重要的特点。  
  (二)选材不当,思想认识不高  
  阅卷中,笔者发现大量的选材低幼化倾向,所记故事还停留在“儿时与伙伴捉迷藏”、“幼儿园时代的趣事”、“在草地里寻找蚯蚓”等等,语言“奶味”,材料低幼,故事编得像小学生,立意缺乏深刻的内涵。思想认识水平与初三学生的生理年龄极不协调。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