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案4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9/4 18:08: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110字。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教学目标】
  1.弄清文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学会从具体事实中体会事件的意义,从人物的具体言行中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2.了解复杂记叙文立意、选材、结构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记叙文中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表达中心的意义。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在我国文学史上,闪烁着一颗璀璨的巨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通过《一件小事》,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拿来主义》。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这位巨星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鲁迅先生。
  二、结构把握
  1.本文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
  ①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目的:启发思路,引导思维方向)
  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部分(生前事迹,遇难经过)
  ②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为什么要为刘和珍君写一点东西即写作的缘起。
  ③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④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2、下面看局部思路
  第一部分,(朗读)问:作者为何反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这三个“必要”意思相同吗?
  第一部分:由爱到憎是按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再看第二部分,又是按怎样的思路布局的?时间:相识——遇难。
  第三部分呢?先否定了这次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由否定到肯定。逻辑顺序。
  3、具体思路:我们知道,局部思路不仅包括各层次间的思路,也包括各个层次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思路。请大家齐读第二节,思考这两个自然段以及每个自然段中的思路。
  学生明确后,引导背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