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30 17:40:33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20字。
  简论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南京九中 徐志耀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针对当前学生阅读状况作出一些分析,再从语文阅读的根本目的出发,提出什么样的阅读习惯才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语文阅读应当是什么样的阅读,这似乎是一个早有定论的问题。无论是当代的学者,还是教育工作者,都一致地认为阅读是打开学生视野的窗口,是培养学生情操的要素,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土壤。同时也一致强调“学以致用”是阅读中最关键的要素。那么教改这些年来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真正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得到了益处了吗?
  通过近年来我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目前学生阅读存在如下问题:一、阅读面相对狭窄。除了语文教科书所规定的一些名著篇目外,几乎没有学生涉及过他们这一年龄阶段可以阅读的文学名著。即使是这些名著,学生也大都停留在表面层次,甚至仅仅停留在课本所介绍的一些断章残简和概括介绍之中,而没有深入去探讨其中的精髓。二、阅读方向偏差较大。目前学生中流行的是文学快餐、恶搞文学、网络文学等模式,深缅于幻想式、颠覆式的作品,对于严肃的文学作品不感兴趣。三、阅读层次过浅。学生即使在阅读名著时,也仅仅停留在对于情节的熟悉上,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情感的体现,社会价值的意义几乎没有认识。
  这些问题体现在学生身上,直接表现为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不知读书。于是我们看到,学生在课余时间,大都谈论的是如何打游戏。对于一本恶搞语文课本的小册子,爱如珍宝。表现在学习上,则是分析课文时,只知道抄抄参考书上的答案,从不考虑自己去找到答案。而考试时见到阅读题,一筹莫展或者不假思索,所写的作文也毫无深度与技巧可言。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认清阅读的本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阅读的必要。前些年余秋雨先生文化散文的流行,近来易中天教授、余丹教授所掀起的学术热潮都反映了这一点。尽管他们的一些观点遭到了一些正统学者的驳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构筑了一条高雅与通俗之间的桥梁。正是由于他们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讲述那些曾经被人看得高深莫测的作品,才触动了普通人的心灵,激发了他们对于经典的热爱。同样,学生也有阅读的需要,正因为他们觉得无法读懂经典,或者对经典无法提起兴趣,才会转而阅读那些浅显而趣味盎然的作品,根本不管其中的精神内涵。
  其次,阅读是通向完美人生的途径,但把握这条途径必须掌握合适的方法。高明的学者可以从泉声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可以从积雪下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能沉浸入“清泉石上流”的境界,他不可能领悟。没有体味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韵也无法把握住真正的人生。学生只有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分析作品才能领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只有真正懂得了如何去感悟作品才能应用作品的价值观念,只有真正懂得了如何去实践用品才能喜爱作品。而我们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只有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阅读,才能真正使作品走进学生的心灵,进而塑造他们的人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