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教你写作文之十二:条分缕析,探幽抉微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7/2 18:55: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5460字。
  十二.条分缕析,探幽抉微——说明的特征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接触得最多的文章大概是以说明为主要表现方法的文章了。当你翻开《现代汉语词典》,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前言”。“前言”向你介绍这是一本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怎样的读者使用,共收多少条目等等。这是一篇说明文,向你介绍这本词典。再往下翻阅,是“凡例”,介绍条目安排、字形和词形、注音、释义,又是说明的文字,不过是分条说明罢了。学生用的教科书、工厂的某产品生产的流程说明书、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读物介绍、科普小品、电影电视解说词等等,无不用说明的方法写成。它实用性很强,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习用说明的方法条分缕析的说明事物,阐释事理,探幽抉微,认识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是学习写作者的重要基本功。
  文心絮语
  以说明或主要以说明为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说事理的文章是说明文。由于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实体事物进行解说,如介绍它们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用途等;一类是对抽象事理进行解说,如介绍它们的原理、特点、演变等等。
  说明,说明,关键在“明”,要说明确,说明白,别人一看就能懂,就能了然于胸。怎么才能把事物、事理说明白呢?
  首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主要标志,比如同是树,松树有松树的特征,香樟树有香樟树的特征,白杨树有白杨树的特征,要介绍它们,就要研究它们各自的特征。只有捕捉到它们的特征,准确地把握,才能把它们独特的形状、性质、构造、用途等等解说得清楚明白,别人看了不会混淆。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说过:“说明文表示作者的理解。所谓理解,乃是说天地间本来有这么些道理,给作者悟了出来,明白地懂得了。”事物的特征是事物本身寓含的特殊性,它存在于天地之间,你悟到了,懂得了,解说起来就能得心应手。
  抓事物的特征并不是只抓某一点。客观事物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本身就很丰富,很复杂。因此,特征往往表现在多方面,切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特征有的显露在表面,比如形状、色彩等,有的寓含其中,如竹、木、钢、铅等,质地不同。因而抓事物特征,既要了解它们的表面特征,还要洞悉它们的本质特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有必然趋势,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规律有其特殊性,因此,捕捉特征同样要充分注意这方面的特点。
  例如1990年8月10日《解放日报》登了一篇《南浦大桥上的全国之最》,就是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文章这样写:
  “1991年底,在上海的黄浦江上,将耸立起一座全长8346米的崭新的桥梁——南浦大桥。这是一座集众多全国之‘最’于一身的桥梁。
  “南浦大桥是一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长846米,以一跨423米过江,跨度之大为全国之最。
  “主桥桥面用钢材与混凝土两种建筑材料叠合而成。
  桥面下一层用大型‘工字钢’制成框架,上一层是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钢框架与桥面板用电焊焊接,结合处再浇上混凝土,使两者联成一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