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了侯嬴身后的陪衬
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 徐地仁
《史记》长于刻画人物,刻画人物的手法也是丰富多彩的。选入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司马迁不仅充分发挥了借助于典型事件通过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其个性的传统写法,而且巧妙地运用衬托手法,通过人物相互间的比照,有力地表现出人物的独特个性。一般我们认为,作者在信陵君形象的塑造上主要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而在侯嬴形象的处理上则主要是采取置人物于典型事件之中,通过其自身的言行来显示其个性的写法。不过,问题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只要我们细心地读一读这篇课文,我们就会发现,在侯嬴形象的描画上,作者对衬托手法的运用竟是那么的精巧圆熟,令人拍案叫绝。
侯嬴作为士的形象在《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中其支撑点主要落在“智”上。虽然通过典型事件借助于一些列具体的言行举止,足以把这一点表现得活灵活现,但是司马迁并不是一味地满足于运用某一特定手法来表现特定的人物形象,而是往往揉合多种表现手法,从不同的层面来突现特定的人物。在侯嬴形象的处理上作者就是把笔触从言行举止的描写上延展到了衬托手法的运用上。结交侯嬴一段中,司马迁让侯嬴充分自我表现的同时,巧妙地在其身后安排了不同身份的陪衬人。在这里侯嬴“为公子亦足矣”的良苦用心,一直到事情的结尾,才由侯嬴自己一语道破,其间更无一人知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当侯嬴入市过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时,“从骑皆窃骂侯生”,而“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当满堂的“魏将相宗室宾客”晃然明白公子所亲迎而让他们所久待的宴会主题人物竟是这样一位糟老头时,“宾客皆惊”,根本没有人能够从这破老头的古怪举动中把握其中的奥妙。就连信陵君这位当事人也只是在事情进展的过程中很有休养的作“愈恭”之态,而这又是完全出于他本身的一腔善性的,至于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