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小题,约5910字。
八年级第二学期中段检测语文试卷
一中 王明
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第一部分 基 础(28分)
1、 古诗文默写(10分)
1)但愿人长久, 。(1分)
2)念天地之悠悠, 。(1分)
3)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分)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
, 。
, 。
2、指出下面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项。( )( )(4分)
A.意暇甚 / 每有会意 B. 食不饱,力不足 / 丰衣足食
C. 执策而临之/束手无策 D.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患得患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4题。
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厚积淀,千年民族梦想的殷切期望,千百万人的关注与祝福,千千万万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一下子huì聚成为了只有百日的期待,奥林匹克色彩终于有了中国红,中华民族的伟大ténɡ飞不再是梦想,让五环旗飘扬在北京的上空。
3、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huì 聚 ténɡ 飞
4、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底蕴( ) 积淀( )
5、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先将病句找出来,然后进行修改。(4分)
①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长72厘米,重985克。②红银对比的色彩蕴含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③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符号文化。
(1)第 句有语病,病处修改:
(2)第 句有语病,病处修改:
纵观历史,马是蒙古族的朋友、家园,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亲密伙伴。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无时不闪现着马的身影。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马的实用价值正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马永远不会消失,它已经渗透到我们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你们班开展了“马说”语文综合性活动,设计了下面几个题目,请按要求完成。
6、古诗词中写到“马”的诗句比比皆是,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
, 。 7、中国历史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英雄乘骏马,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1分)
(1)赤兔马 (2)的卢马:刘备
8、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3分)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喻光阴迅速,谓 ;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祝事业有成,则言马到功成。
第二部分 阅 读 (4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
9、翻译句子:(4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